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月1日起实施

时间:2023-05-07浏览量:0

新版《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于4月1日起施行,与2016年版相比,指标项目由原来的106项调整为97项,其中限制调整8项,13项指标已被删除。 专家指出,新标准对饮水安全要求更加严格,水质检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关指标的调整,意味着国家更加关注感官指标的特性、消毒副产物和风险变化。

广州自来水直接饮用_湖水 直接饮用_直接饮用水的标准

北京市水质监测中心实验人员进行水质检测。北京自来水集团图

检测指标降低不代表标准放宽,关键指标更严

新标准根据人口流行病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直接饮用水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原标准修订调整的8项指标限值进行了改进。

“相关标准指标数量的变化不能简单地用指标数量来衡量,监测指标数量从106个变为97个,主要是少数项目不再满足当前用水实际需要质量监控有所调整或删除,但对一些关键项目指标更加严格。” 3月31日,四川成都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

他说,例如,在新标准中,一氯二溴甲烷、氨气(以N计)等6项消毒副产物指标由非常规指标调整为常规指标,而硝酸盐(以N计)、高锰酸盐等7项指标则由非常规指标调整为常规指标。盐分指标设定了更严格的限值,对自来水厂的净水工艺,尤其是消毒剂的精准投加,以及供水管网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增加了净水成本,对供水系统的运输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注重感官指标

“饮用水标准调整,8项指标调整,13项指标删除,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感官指标、消毒副产物和风险变化。” 主任医师指出。

更加注重感官指标:色度、浊度、气味、滋味等指标与饮用水的口感和舒适度密切相关。 近年来,受水污染影响,部分水源地在一定条件下暴发藻类,导致饮用水异味、异味超标,影响水质安全。 因此,新标准增加了上述两项感官指标作为扩展指标。

多注意消毒副产物:氯化法是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但这种消毒方法往往会产生一些少量的消毒副产物。 因此,新标准将对几项检出率较高的消毒副产物进行检测。一氯二溴甲烷、二氯溴甲烷等七项指标由原来的“非常规指标”调整为“常规指标”,意味着国家对消毒副产物更加重视产品,未来将加强对消毒副产物相关指标的检测。

更加关注风险变化:新准则的调整体现在“一增一减”。 一方面,增加了乙草胺和高氯酸两种扩展指示剂。 有利于提高水质控制的准确性,有利于避免在一些检出率低的指标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利于对一些高风险指标的地区进行持续评价和监测。当地条件。

对于日常饮水,主任医师表示:水质的感官特性,即水的外观、颜色、气味和味道,是人们判断水质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标。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得超过15度,也就是说直接饮用水的标准,普通饮水者对水的颜色是感觉不到的,也不能有异味和异味。 水是透明的,不浑浊。 没有肉眼可见的异物。 如果发现饮用水浑浊、有颜色或味道异常,则说明水质受到污染,应立即通知自来水公司和卫生防疫站进行调查处理。

(人民日报健康版客户端 刘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