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连续5天通报20起涉粮腐败案例涉及4人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2月7日至2月11日九粮持液,云南省纪委监委连续5天,通报了20起涉粮腐败案例,对20名云南粮食领域贪腐领导干部进行了曝光。涉及省内怒江、玉溪、大理、德宏、红河、昆明、文山、临沧、昭通、曲靖、普洱等11个市州,以及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
综合来看,贪腐行为涵盖贷款、收购、存储、销售等多环节;贪腐形式包括,挪用公款理财、虚构交易申请购粮贷款、帮助合作企业骗取贷款、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其中购粮贷款也成为贪腐重灾区。
2月11日,通报4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涉及4人。
2013年至2021年,云南怒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原主任蒋毅,利用职务便利,挪用云南怒江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粮油款、糠皮款等资金,共计898.56万元,用于个人购买彩票等支出。
2013年至2019年,云南玉溪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楚楠,为某大米加工厂负责人胡某在米厂经营、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通过向胡某出借个人资金180万元,非法收受胡某以支付利息为名义送给的钱款95.3万元。
大理州洱源县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原经理王繁荣,将公司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亲属经营的公司,为亲属非法牟利7.38万元。王繁荣还将公司粮食以明显低于同期市场价出售给自己亲属管理的公司,以明显高于同期市场价向该公司购买粮食,为亲友非法牟利102.98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德宏州瑞丽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财务科原科长陈婷婷,多次挪用粮食收购款公款共计102.68万元用于个人购买理财产品。
2月10日,4个案例被通报,4人被曝光。
临沧市临翔区粮食收储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周伟,虚构购粮合同申请购粮专项贷款、向单位职工非法集资共计3973万元,并违规转借给其他公司使用,收取借款利息和管理费722.22万元存入单位“小金库”进行列支,其中87.36万元被周伟非法占为己有。
曲靖市原师宗县粮食局局长、云南师宗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杨文彪,安排公司为云南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8次出具虚假粮食购销合同九粮持液,帮助该公司骗取银行购粮贷款4095万元。
云南普洱国家粮食储备库原主任李成强,违规将储备库购粮贷款1.23亿元借给某饲料公司和某米业公司使用,收取上述两家公司资金占用费222.86万元。
昆明市嵩明县粮油收储公司原经理、法定代表人杨智,安排人员通过开具虚假粮油收购发票和入库单收购粮食,开具虚假发货明细表和出库单销售粮食的方式,先后挪用公款共计540.5万元给粮商孙某使用。
2月9日,通报4个案例,曝光4人。
包括,临沧市粮食储备经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天溶通过虚增采购数量、低买高入账、签订虚假购销合同等方式,套取单位资金共计1106.17万元,其中989.17万元被周天溶非法占为己有。
昭通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江涛担任原昭通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期间,伙同他人对储备库以虚构粮食购销合同、虚构粮食出入库台账等方式套取的轮换价差资金共计50.57万元进行私分,其中江涛个人分得16.5万元。
玉溪市峨山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会计施正文,伙同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出纳、某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通过虚增货款、伪造付款凭证等方式,套取公款214.44万元进行私分,其中施正文个人分得105.55万元。
昭通市大关县粮油储备购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经理朱前云利用职务便利,在公司与官渡区某精米加工厂、成都某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期间,非法向合作企业索要回扣56.07万元。
2月8日,2月7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分别通报8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曝光8人。
通报显示,上述20人目前均已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党纪政务或政务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表示,系列涉粮典型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云南省粮食购销领域“靠粮吃粮”问题依然突出,虚构交易、虚假轮换等行业乱象依然突出,主管监管缺失、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实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仍然任重道远,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仍然非常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