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风雅韵川剧院:宅在家,就想着把以往去过的地方
宅在家,就想着把以往去过的地方,都回忆一下。或者以往的写作或者感知,因为“懒”这个大敌,拖延一年了,正好有时间整理一下。
去了金沙博物馆和杜甫草堂,文化自信慢慢的,晚上的安排是蜀风雅韵川剧院,再次融入川人的悠闲生活,笔者也是一个四川人,但是不是成都人,四川很多地方的风俗也是不太一样的。有时候,人在旅途,前几天是不知道疲惫的,只想着能多去一些地方,最后几天就想着回家。
蜀风雅韵川剧院会馆在琴台路,成都文化公园里,需要提前在网上订好票,我是在去哪儿网上提前订好。现场取票,大概提前半个小时进场馆。
文化公园内的蜀风雅韵剧场
蜀风雅韵剧场大概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它是川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一进入大厅,分区入座,不过都是很舒服的藤椅,茶桌上每人一碗大碗茶,非常有成都的安逸,因为买的套票,所以服务人员会提前问演出结束后,选择敲背、戏服、掏耳朵等,哪一项服务,我是不敢掏耳朵的,便选择了敲背。
因为在剧场看演出,习惯不拍照了。不过节目很精彩,周围的人也在拍,我也拍了些。哈哈,人会随环境而适当改变的。演出大概一个半小时,节目很丰富,女主持人穿旗袍很优雅,大方得体。男子很多中式文化长衫,很儒雅。因为不是每个节目都拍照,有些也已经遗忘了。有开场舞蹈,有古琴等才艺表演,毕竟有深刻印象的是川剧变脸、川据和手影戏。感觉自己都好像穿越了似的。
川剧
手影戏
变脸
从小都知道川剧变脸,但是仅仅是电视和书,现实中真的觉得很精彩,配乐也很棒,可惜的是这一个逛下来,都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可以交谈下感受,以后可以找朋友一起去看。川剧基本没有听懂唱什么,但是还好有字幕,言语觉得很雅正。《大明宫词》里面的皮影戏,成都博物馆五楼的皮影展出,但是蜀风雅韵的手影戏,一双巧手,这个屏幕,各种动物,各种场景再现,音乐也极棒。
读书中有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这里的手影戏又何尝不是异曲同工之妙。艺术来源于生活,川剧的变脸,人的面孔,哪一面才是真正真实的,川剧里的杨门虎将,包公正义,何尝不是人民对正义生活的一种期盼,人对平等的坚持。
在蜀风雅韵的夜晚,也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穿越古今的回想,也想着友人是否也曾经在此相聚,喝茶,看戏。生活在于一种源于内心的深刻体验。一个半小时的川剧表演意犹未尽,这也许也是西方歌剧院、大剧院,分上下场,3个小时的原因,甚至胡歌的再见桃花源7个多小时,人很多时候追求一种沉醉,在芝加哥的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也一样,好像永远看不到尽头。但是我们似乎是有节制的,却意犹未尽的。也许我们古人或者坚持“节制”吧。
去敲背了,哈哈,不敢掏耳朵。下次有机会,会约上三五好友四川成都蜀风雅韵,一起去体验川剧的魅力。也许因为职业的原因,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兴趣有些偏古老,但是却异常着谜,流连忘返,也许也因为喜欢古代哲学的原因。但是现代生活是很适合生活的,这是人类从古至今四川成都蜀风雅韵,最先进和最发达的生活,也许是迄今最平等最相对富裕的生活吧。
忽然想起蜀风雅韵还有一个著名的节目,讲四川男人的好,耙耳朵——顶灯?是这个名字吗?就是把一个碗的油灯顶在头上,因为是他老婆对他的“惩罚”,也许叫夫妻情趣吧。四川女子,还是很幸福的。中国社科院一个东北的朋友讲到,她们所里一个四川的男研究员,老婆经常打麻将,他就回去做饭了。哈哈,在其他省市,好像是不可以想象。其实四川男子还是很有男子气概的,只是很爱护和敬重女性吧,平常生活让着些女子。四川男子在家国事上,还是很棒的,很有担当的和责任心的,总的来说,四川人还是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只是四川男人大气,适当让着自己的婆娘,他们觉得是一种美德。这也何尝不是,夫妻关系之道。而且表演者还是有些年长的,很著名的艺术家。忽然觉得传统文化,一定不要再我们这一代便陨落了,一定要做好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让民族艺术和地区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顶灯
一杯盖碗茶,是川人的享受。竹椅竹桌,是川人的审美。舞台上的节目,是川人的气韵。有一种生活,源自于内心的感受。
2019.03.01 成都蜀风雅韵
2020.02.20 记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