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齐鲁粮油好”重庆推介会在重庆举行
11月27日,“齐鲁粮油”中国行继走进济南、北京、上海、郑州、福州之后持续发力,来到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展“道不尽齐鲁粮油好”重庆推介会,深入拓展着“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及产品推广的事业版图。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6年,河南省和重庆市便已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在2017年的国际粮油食品博览会暨新春年货节上,河南粮油在短短5天的“中原粮油重庆行”活动中大放异彩,大大提高了在重庆的知名度。
既有实力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齐鲁粮油”为何仍要坚持入驻重庆?它所主打的面粉和花生油特色品牌及产品,是否真的能俘获以大米为主食的重庆人民的心呢?
追根溯源 鲁渝情深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滚滚洪流中,为支援南方地区建设,各省根据中央决议,纷纷抽调大批党政干部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重庆,就是当时山东南下干部的“战场”之一。
全国解放后,大部分南下重庆的山东干部留在了所在的城镇乡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曾经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们早已步入耄耋之年,曾经的家乡也早已变成故乡。随时间的流逝,他们对故乡与故人日积月累的思念也逐渐变得深沉重庆市产粮油大县重庆市产粮油大县,并在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后辈的子子孙孙。从这一时期开始,山东在重庆人的心中便拥有了特殊的情感与地位。山东的粮油美食也逐渐被重庆人接收和喜爱,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之中。
2010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与重庆市开展扶贫协作,一帮扶就是十年。这十年时间,两省市坚持定期开展互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高层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扶贫协作工作有关事宜。山东省累计拨付重庆市财政援助资金二十余亿元,共实施援建项目千余个;累计选派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两千余人次来渝开展帮扶,帮扶效果十分显著。
就这样,鲁渝两地在几十年前相扶相持的缘分再次得以延续,鲁渝两地人民不管是从血缘上还是感情上都变得亲如一家。于是,“齐鲁粮油”中国行也因这恰如切分的历史契机,顺势走进山城重庆,一解故人无尽相思。
战略所需 必争之地
近年来,山东粮食和储备部门牢记总书记关于“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品牌强农、质量兴农的总体部署,借力国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大好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山东粮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携手16市及“中国好粮油”企业,共同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健康、放心粮油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是山东粮油品牌建设第一个三年规划的收官之年,“齐鲁粮油”品牌建设的重点也转向为产品营销落地。按照“齐鲁粮油”“1+N+N”的品牌战略规划和“走出去”的营销需求,产业发展逐渐由省内向省外开拓,由城市群中心城市首先进行市场开拓,再由中心城市向外围辐射,最终业务逐步渗透开拓至全国。
在这一点上,山城重庆除了与山东的历史渊源之外,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按照规划,“齐鲁粮油”将以重庆作为其品牌建设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核心战略支点,呈射线状向周围各城市辐射、延伸,逐步实现山东粮油产品在全国西南城市的全覆盖。
而此次“齐鲁粮油”中国行重庆推介会也将作为其进入西南地区的进军号,在产销、电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成果对接、产学研融合等方面与重庆各方展开深化交流与合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油助威,为国家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粮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周迎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