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43度飞天,让贵州茅台酒飘香全世界!

时间:2023-11-17浏览量:0

各类茅台酒争先恐后上涨之下,有群友盯上了天猫超市整件的43度飞天。

他说:“曾经嫌弃精品茅台酒、嫌弃年份酒、嫌弃瓶子货……现在……珍惜唯一没有价格飞天的43度。”

对于低度茅台酒,大部分酒友没有太多好感,但也因人而异。曾有人向所长提出,对于酒量不是很好的人来说,低度茅台酒刚刚好。

前几天,酒友宴请用酒,除了备好53度飞天之外,应朋友的要求另备了两件43度飞天。

以43度为代表的低度茅台酒,处于一种拧巴度状态:一方面,口感因人而异,有人不喜欢但也有人喜欢;另一方面,由于收藏价值、社交价值的欠缺而长期被冷落,由此给外界带来了疑惑:“为什么茅台酒厂不停产43度茅台酒?”

茅台的低度背景

当下,茅台酒的低度酒里常见的说43度,主要用于43度飞天以及43度喜宴。实际上,茅台首次推出的低度酒是39度茅台酒。

这是时代的产物。当时,为了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市场,必须在酒度上与国际流行的标准惯例接轨,改变酒度单一、品种单一的传统产品结构。

就这样,1984年,国家轻工部正式下达了低度贵州茅台酒的研制项目任务书。一年多后,茅台成功研制出了39度的贵州茅台酒,并且先后于1986年的8月和9月间,顺利通过了省级、国家级的鉴定认证。

通过鉴定认证后,这一产品并没有顺利上市,这其中的插曲涉及到对53度茅台酒的影响,季克良在《让贵州茅台酒飘香全世界——介绍中、低度贵州茅台酒》一文中写道:因为当时的上面决策者顾虑生产低度茅台酒有可能影响到53%(V/V)茅台酒的“质量信誉”,产品的开发曾一度被搁置下来。

为此,他们曾到省委、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最终这一产品得以上市。

1987年,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贵阳会议)召开;会议上确定的“四个转变”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即“优质、低度、多品种”的方针。“贵阳会议”奠定了茅台大力发展低度酒的政策基础。

43度茅台酒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1990年夏天,季克良参加国家组织的贸易促销团赴韩国访问,期间按照国际流行酒度标准惯例生产的名优白酒,市场开发的空间很大。于是第二年,有了43度茅台酒的面世。

此后飞天茅台43度口感,1992年38度茅台酒上市。1997年33度茅台酒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成为历史上度数最低的茅台酒,其中33度茅台酒主要应用于八音盒、福禄寿礼盒等礼盒产品。

茅台43度飞天,让贵州茅台酒飘香全世界!

茅台的低度布局

从1986年首次推出低度酒到现在,已经过去35年。

35年间,曾经的多款低度酒产品已经成为历史,剩下43度依然活跃在产品舞台之上。2019年春糖会期间召开的首次43度茅台酒经销商座谈会曾透露。43度茅台酒1998年销量88吨、销售额为2700万元,2018年销量1281吨、销售额达到2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贵州茅台实现营收736.39亿元,其中茅台酒实现销售收入654.87亿元,以此推算,43度茅台酒销售额占比仅3.1%。

为什么茅台不砍掉43度茅台酒产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为国际市场服务,从这几款低度茅台酒的推出背景可见一斑。

到现在,43度茅台酒依然没有退出有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迎合更多人的口感,适应更多场景以及人群。从地域上来说,例如安徽、江苏等市场长期以来更偏爱低度酒;从人群来说,有些人更爱53度的酒,有些人偏爱更柔的低度酒。

第二,占据市场份额。

此前,43度飞天弥补了茅台在千元价格带的产品缺失,再加上2017年起,各大白酒企业掀起一股大力宣传低度茅台酒的热潮。2017年,五粮液还在成都承办了“中国低度酒发展高峰论坛”,李曙光也曾表示:“目前年轻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要抓住这个群体,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新需求是关键,这就需要产品的多样化。”

低度酒产品能否抓住年轻化的群体,以及具备多大的空间还很有待考证,但显然茅台也在这一块进行了布局。2018年,茅台推出喜宴,但这款酒市场表现甚至不如43度飞天,之后喜宴白停产。

在白酒金融属性被逐步放大以及受到重视的2020年,关于低度白酒产品很少再有大量宣传飞天茅台43度口感,但总有人、总有些场景要用到低度酒。